存款准备金率是多少
存款准备金率是多少是多少?如何计算?”存款准备金率”是指金融机构将有些资产出售的程度,称为”资本储备”。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2008年11月发布的数据,我国金融机构的总资产为14.7万亿元,其中存款类存款13.7万亿元,非存款类存款4.2万亿元。
目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多少
我们都知道,我国最开始设立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在2015年8月,由中国银行业协会牵头,在中国银行业协会的指导下,由中国人民银行吸收的包括一些国际机构,主要是大型银行和商业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
2015年4月28日,《存款保险条例》出台,将包括农行、工行、中行等多家商业银行纳入储户风险保障的五类机构名单,并对存款业务进行了相关的限制。
这其中就包括了国寿养老金公司。
第二,什么是存款准备金率?
这里的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为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上一年度中央存款和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率的上限为存款基准利率的25%,下限为中央存款和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的70%。
存款准备金率的上限一般是存款准备金的60%,下限是中央存款和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的80%。
因此,如果我国央行按照规定将中央存款的35%划入央行的存款准备金,那么将会对整个货币市场流动性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这种情况下如果降息,那资金从银行流向房地产市场的情况就会相对比较弱,这种情况下存款准备金率可以作为其他货币政策的参考指标。
在我国的利率政策中,如果降低利率,可以有效地传导央行资金成本,促进资金流通,会有利于稳定货币市场流动性。
从国际上看,一般来说,央行货币政策是在以本币升值作为目标的基础上下调法定存款利率,主要的目的是维护市场的流动性,维护货币市场的平稳运行,也是实现更好的经济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兼国家货币局局长吴晓灵表示,由于通货膨胀和经济发展情况不确定性,本币的供求关系比较复杂,央行的货币政策会通过权衡各国币种货币政策目标